俄军已错过最佳取胜时机 乌军表现优于预期
俄军已错过最佳取胜时机 乌军表现优于预期
乌克兰战局无疑已经迎来微妙的显著的转变。两个重要信号已经出现。
第一个重要信号是,北约决定加强军援乌克兰,尤其要帮助乌克兰建立防空系统。
第二个重要信号是,北约国家中,之前态度最暧昧,最亲俄的德国,现在也表示要对乌克兰提供军事援助。
为什么说这两个信号很重要呢?
我们先分析一下,对俄罗斯最有利的打法是什么。
以俄军目前的动员规模,很难确保有效控制大型城市。同时,对大城市进行攻坚,代价既高,又容易误伤平民,打下来后控制又是个难题。
所以,俄军最有利的选择,是在野战中迅速歼灭乌军的重兵集团,从而实现乌克兰去武装化,迅速结束军事行动,重启和谈。一边和美国进行和解,一边扶植亲俄势力,逐步实现俄对乌的实际控制。整个军事行动限定在一周之内,无论在经济上,还是政治、军事上,都是最佳的。如果拖到两个星期,也还能接受。但再长,对俄罗斯就会非常不利。
因此,俄军第一天打哈尔科夫,穿插突袭基辅,是一个弹性布局。
如果乌克兰高层和乌军系统崩溃,俄军就会长驱直入。如果没有崩溃,则通过攻击,调出乌军的战略预备队,进行野战歼灭。因为这两个点,都贴近边界地区,一旦调动成功,俄军就可以最便利、最快速地取得胜利。
但是,目前看来,俄军的行动虽然一开始打懵了很多人,包括泽连斯基。但是,俄军最重要的目标未能实现。目前为止,乌军仍在抵抗,高层也没有崩溃。在哈尔科夫和基辅两个方向上,乌军都没有真正投入战略预备队。从这一点上说,一方面乌军的表现,远非网上说的那么菜。另一方面,乌军明显在和俄军玩一场猫抓老鼠的游戏。而这支猫的视觉系统和听觉系统,显然不是很灵光。至少和美军相对,差异明显。
而俄军又受到政治因素的局限,对误伤平民非常谨慎,从而极大限制了自身的火力优势发挥。
现在,俄军必须先在野外锁定乌军主力,才能发挥自己的优势,进行打击。而乌军要做的,就是想方设法规避遭到俄军的锁定与合围。
在这个情况下,北约要帮乌克兰建立防空体系,在军事上将产生重大影响。
我们知道,乌克兰的地形特征是平坦开阔,缺乏有效的地理障碍。无论是骑兵时代,还是机械化时代,这里都是机动战的天然舞台。但是,反过来,在现代战争的环境下,地面运动战取决于制空权的获取。如果没有制空权,过于平坦开阔的战场,恰恰让地面重装单位,变成活靶子。
如果北约帮助乌克兰强化了防空系统,就会进一步限制俄军的行动能力。而北约还有更狠的一招没用,那就是借鉴当年苏芬战争、抗日战争和不列颠空战的往例,用志愿者的形式,派出飞行员带飞机直接参战。这一步一旦迈出,就将彻底锁死俄军的大单位战场机动可能。
德国态度的变化,也许更能说明问题。我们知道,德国是比较偏袒俄罗斯的。所以,从一开始就拒绝提供杀伤性武器给乌军。但现在,连德国也开始加入军援乌克兰的行列。说明乌克兰不仅已经赢得了国际主流舆论的同情,而且也证明了自己还有接受输血的价值。
而这些转折因素的出现,无疑源自两个方面,一个是乌军表现超出预期。一个是泽连斯基之前的各种表现取得成功,包括他在开战第二天呼吁和谈,并表示乌克兰已经被抛弃。这些做法,虽然国内那些带着有色眼镜的看客,不以为然。但无疑他就是起作用了。
现在的关键就在于,是北约先帮助乌克兰再武装,还是俄军先锁定并歼灭乌军的战略预备队。
这个事情将在未来七十二小时内明朗化。
对普京和他的军事力量而言,这无疑是一个压力山大的挑战。尤其在美国宣布将俄罗斯踢出SWIFT系统的情况下,俄乌双方的士气必将发生微妙却重大的变化。
这就再次提醒我们,即便是一个看上去腐败透顶的政府,一个总量悬殊巨大的对手,要实现闪电战式的胜利,仍是一个艰难的系统工程。而俄军的战场表现,显然远不如战前各方的预测。
这种情况,有点类似当年的苏芬战争。
当然,就像苏芬战争一样,惨胜也是胜。这就要看接下来双方的表现了。
反过来再看乌克兰一方,目前应该是逐渐恢复信心。接下来,乌军很可能不会满足只是让对手惨胜,更希望让对手惨败。方法就是伺机选择一个主要方向,对局部俄军进行一个强有力的反击,从而在谈判桌上占据有利地位。而这个行动能否启动,又决定于北约军援的力度和速度。
这就提醒我们,军事现代化任重道远。通过核武器的战略威慑,保持大国地位,很重要。但是,常规军力建设其实更难。
凤凰军事 凤凰网军事特约专家 王鼎杰
俄乌战局预测:两军主力隐匿踪迹,决战即将到来
截止北京时间2022年2月26日上午11时,俄乌战争的第三天揭开序幕。在过去的24小时内,俄乌两军在基辅与一系列边境城市附近激烈交战,海外社交平台上继续大量出现现场交战影像,但也是在这一天,战争迷雾开始逐渐笼罩战场,就像人类以往的大规模军事行动一样,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并未改变这一规律。在这战争迷雾之中,俄乌两军作为苏联军队的继承者,在战争的战役与战术层面表现高度相似,一同推动战争形势发展到一个极度微妙的状态。
俄军猛烈突击 恐慌弥漫基辅
我们先盘点一下最近24小时的消息简报:
最近24小时的消息大部分都围绕着乌克兰首都基辅,俄军空中突击部队在首日受挫后,仍坚决地对基辅发起空中突击,并得到了一些小规模机械化分队的支援。这些围绕中心大城市的攻击,引起了舆论的高度关注。
在战斗爆发第一天,俄军第11空中突击旅即出动至少34架直升机,在未进行防空压制的情况下,对该机场强行突击并成功夺取,期间有两架卡-52武装直升机与一架米-17运输直升机被击落。
随后,但乌克兰国民卫队的第4快速反应旅进行了反击,一度夺回了该机场,但俄军又组织了规模更大的第二波次突击,俄罗斯国防部发言人科纳申科夫表示,有200余架直升机参与了该轮突击,并最终夺取该机场,在基辅外围建立了一个强固的前进阵地。
在攻占安东诺夫机场后,基辅近郊的战斗开始越来越频繁。此前,乌克兰总统宣布为期90天全国总动员,征召全国40岁以下有作战经验的前军事人员,所有年龄再18至60岁的男性公民禁止出境。随后乌克兰国防部长列兹尼科夫表示,已经在乌克兰首都基辅市分发18000挺冲锋枪与自动步枪和相应数量的弹药。
据乌克兰与西方媒体宣称,有一些俄军小分队在换装乌军装备与车辆后,以白色袖标为标识,分散渗透。这些消息引发了基辅市区内的强烈恐慌,一些获得政府发放武器的民兵甚至开始自相攻杀。
25日夜间,俄军还穿过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禁区,从北部接近基辅,先遣队已经进入奥博隆北部,该地有乌克兰国民卫队驻扎,至26日早晨有爆炸声,疑似发生交火。乌克兰内政部长顾问瓦迪姆·杰尼森科表示,已将军事装备部署至基辅市内,加强防御。
25日,俄罗斯国防部在开战后第二次发布战果,俄军总共破坏了乌军的211处军事设施,其中包括17个指挥所和通信中心,19个S-300和“黄蜂”防空导弹系统,39个雷达站。击落6架战机、1架直升机、5架无人机,击毁67辆坦克和其他装甲战车、16辆多管火箭炮、87辆特种军车。150名乌克兰军人投降。
与此相对应,乌克兰国防部公布了战果,打死俄军2800人,摧毁坦克80辆、装甲车516辆、飞机10架、直升机7架。
25日,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表示,愿意同俄方进行谈判。在凤凰网军事频道当天的直播专访中,战略专家王鼎杰指出,泽连斯基的这一举措,在当前这种交战窗口不断紧缩的情况下,对俄罗斯的意图构成了比较明显的挑战,如果西方国家采取恰当措施的话,对未来局势将产生非常微妙的影响。俄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同日透露,针对在明斯克举行俄乌谈判的想法,乌方提议易地华沙,但此后便失去了联系。
以上是交战第二日的主要信息。当然,在这一天,哈尔科夫-苏梅方向、卢甘斯克-顿涅茨克方向与克里米亚等另外三个方向上,也出现了新的交战情况,总体而言,俄军在艰难地克服当面乌军的抵抗。与国内此前普遍的猜测不同,乌军在战斗中表现得相当顽强,在目前的战斗中也给俄军造成了一定伤亡。
但我们今天应当注意到的是,战争迷雾开始笼罩战场,零星的战斗不断引爆社交媒体,但客观地讲,对整体战局的影响是非常有限的。在俄乌战争进行到第48小时的时候。一种近似的感觉,应该已经出现在了诸大国的最高参谋机关中,那就是“俄乌两军的主力在哪里?”
同室操戈 两军隐匿踪迹
目前,根据来自一线的图像、视频与其他各种消息,我们能够判读出的乌克兰陆军部队的番号极为有限,只有在战前就在卢甘斯克和顿涅茨克方向保持接触的第53与第54机械化步兵旅,以及在哈尔科夫附近的第92机械化步兵旅的位置是比较明确的,其他方向上的乌克兰陆军部队很少露面。甚至在基辅的安东诺夫机场与俄军激烈交战的第4快速反应旅,也是来自国民卫队的部队,而不是乌克兰国防军的正规野战部队。
在其他方向上,与俄军交战的乌军也有很多可以判明为国民卫队单位。最不可思议的是,战前驻扎在基辅附近的乌克兰陆军第1坦克旅也没有出现在基辅附近的战斗中。平心而论,如果不是乌军已经自行消亡的话,泽连斯基与乌克兰现任政府的胆量值得钦佩。
根据战前我们整理的信息,乌克兰陆军现役的常备军共有6个坦克旅和14个机械化/摩托化旅和1个山地步兵旅,在二月初动员的预备役力量应该拥有2个坦克旅和5-6个机械化旅,此外,拥有独立军种地位的乌克兰空中突击部队,也拥有7个挂着“空中突击旅”名号的机械化步兵旅。以上总计为35-36个旅的机械化部队,即便不算战力比较不可靠的预备役力量,乌军地面部队也拥有28个旅的实力,仅计算野战力量也应不少于120000人。
虽然装备落后于时代,但仍保持着良好的火力与机械化水平,使用得法也足以形成很大的打击效果。这支力量目前现身在战场上的兵力,不足20%。也就是说,即便俄军针对乌克兰首都发动如此声势的攻击,都没能调出乌克兰陆军的战略预备队参与防御,这里,我们不得不再次困惑,乌克兰陆军是消失了,还是在等待什么?
而与此先后对应的是,在五角大楼也警告说,俄罗斯在边境集结的150,000 至 190,000 名士兵中仅向乌克兰派遣了30%。我们虽然在战斗中判读出了第4近卫坦克师这样的精锐部队,但仍有大量被部署在边境地带的俄军部队并未现身。俄罗斯已经冒着巨大的国际压力,发动了一场针对乌克兰的全面进攻,但直到现在,俄军虽然展开了四个方向的突击,但也没有将其主力释放到任何一个明确方向上。俄军又在等待什么呢?
这是一个在二战时上反复出现,但在近几十年来难得一见的情况,两支大军身处同一片战场上,却想方设法隐藏踪迹,等待对方暴露,准备打出致命一击。而这两支大军系出同门,其陆军司令、总参谋长、各军/战区与集团军主官都曾接受同一军校系统的教育,并在同一支军队中服役。苏联军队在1941年-1944年的乌克兰展开的一系列血战,必定也是这些将领共同的学习记忆。如果身处朱可夫、罗科索夫斯基、瓦图京、曼施坦因、胡贝、劳斯等将领的位置,如何做出决断,这也必定是俄乌两军将领曾共同面对的考题。
明日预测:决战时刻即将来临
今日,乌克兰首都基辅气温2-6℃,明后两天将迎来未来两周的最低气温,28日后,日最低气温将升至零度以上。第聂伯河平原的返浆期进入两周的倒计时。最晚至三月中旬,乌克兰东部的冻土原野将在化冻后变得泥泞不堪。二战中德军曾形容这一地区不是用来开坦克,而应该使用潜艇。虽然夸张,但乌东交通基础设施常年失修,入春后大兵团运动就将变得极为困难。这也是历史上的传统休战季节。
这场战争的时间窗口狭窄,俄军要在返浆期前取得决定性胜利,为此俄军也在战场不明、火力与后勤不继的情况下,将大量精锐部队派往基辅,不惜代价打出声势,试图压迫乌军主力现身。同时,在最近的几个小时里,在哈尔科夫、苏梅、卢甘斯克与赫尔松方面,俄军也明显加强了攻击的态势,在第聂伯河东岸的巨大扇形突出部中,俄军开始不断向心挤压。而乌克兰来说,其军力有限,难堪消耗,足以扭转战局的反击机会,不客气的说,也只有一次。这一击,乌克兰是否能打出,又将打在哪里?俄军是否能如愿将乌军主力逼入其构想的决战?这一切困惑,必将在未来几天内揭晓。
凤凰军事
页:
[1]